drea snow的研发工程机,已经做到了第三代,已经是通过了各种测试,定型下来,各种零部件指标全部都发给了供应商们,让他们开始试制了。
一旦零部件通过审核,那么就可以大批量的生产供应。
这款承载着萧奇很大野心的中档手机,在市场上的作用远比drea stars要大,2009年预计是3亿部,如果形势看好的话,萧奇不介意在下半年再次追加订单,再追加1亿部的产量。
进入了智能手机时代,其实很多方面和功能手机有一样的地方,也有不一样的地方。
高端机用来砸市场的认知度和美誉度,中低端机来倾销挣钱,这是以往功能手机厂商的做法,其典型的成功者就是nokia,谁都料想不到,比如3210等等最简单机型的销量和利润,居然就占据了诺基亚70的整体利润以上,而且大部分销售的区域还是中国、印度等非发达国家。
但回过来说,智能手机却没办法在低端机型上面大赚。
因为智能手机的成本是远远高过功能手机的。
智能手机牵涉到的cu芯片、gu芯片、摄像头、液晶显示屏、内存、重力加速计、各种感应器……等等,你都必须要缴纳费用,这些算下来就得花很多的钱。
到了智能手机时代,中国的手机厂商都不敢再做山寨的,去侵犯别人的专利。
为什么?
很简单啊,你没办法做出好的这些核心零部件啊,所以只能花高价去买,因此成本自然就贵了。
一个很简单的例子。
小米手机刚刚出来的时候,价格是1999,雷布斯一天到晚叫苦连天,说自己卖一部就亏一部。
许多人把这话当成笑话来听,心说你傻子啊,亏本的你还不停的卖?
但事实上,在小米第一代的时候,确实还真是卖一部亏一部,要不是雷布斯的家底厚,有着前面几个网络投资赚的钱支撑,还真没办法撑下来。
原因就在于小米什么专利都没有,除了安卓系统是免费的之外,他们什么都要花钱去买……哦,对了,安卓系统不要钱,但是小米却必须要根据中国人的习惯来优化它,制造出的小米系统,却也是要组织团队来开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