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0页

她做事一向豪爽,直接命人去开坤宁宫的库房,扛了一箱雪白的官银过来,也不管数量面额多少,齐齐码在桌上,叫一个名字,就上来一个研究组的宫人或内侍来领银子。

春光明媚,照耀在摆满银锭的桌子上,那叫一个流光溢彩。

这一下,闹得颇为轰动。发赏钱见过,可谁见过这样发赏银的?从前发赏钱,小面额的碎银,例如银瓜子、银豆之类的,都是摆在茶盘里;过年过节几两银子的赏钱,都是私下里发。像今天这样的架势,可从未见过。

不得不说,这一举动极其有冲击力,没两日的时间,紫禁城上上下下、里里外外的宫女内侍,没有一个不再懊悔:怎么自己就没加入这个研制新型纺纱机与织机的研究组呢?

错失一大笔钱啊!

不过后宫,就连前朝,也有风闻此事的官员上书,劝中宫娘娘要俭以养德、不该这样重赏宫人内侍。

这样的奏本,朱祐樘一概留中不发,不交与廷议也不批复。

他是知道笑笑的为人的,如此重赏宫人内侍,一定事出有因。

夜里,回到坤宁宫,朱祐樘轻描淡写提起了此事:“那些宫人内侍是有何作为,竟有本事令你如此高兴?”

张羡龄扭过头,笑盈盈道:“确实是有大功一件。”

她将研究组造出新型纺纱机与织布机一事简要的说与朱祐樘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