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3章 新三百零三章:很贱

黄毅决定立刻派遣黄大智、黄大鹏、毕大喜率领一千兵马押送俘虏,护送难民去张家口。

参与围攻登州的兵马多多益善!

错了,应该是围攻登州时,根据地的兵马越多越好,最好做到不让其他明军营伍插手。

根据地一直在训练新兵,干脆命令黄大勇再带出三千正兵参与平叛。

算算时间,黄大鹏、毕大喜带上四万多人口回根据地恰好是根据地秋收之时。

有这些人手参与抢农时,根据地秋收时的劳动力缺口能够得到缓解。

秋收后当然是农闲之时,组织三千正兵,三千辅兵参与围攻登州何乐不为。

吃朝廷的粮食,练根据地的兵,而且是实战练兵,这种好机会不容错过!

根据地的人马九月底出发,一个月能够赶到战场,适应一个月就进入十二月。

这时滴水成冰,叛军的海船无法离港,正好把他们歼灭!

增兵不能公之于众,必须低调。

无他,黄毅这个副将加上两个守备的兵额已经用到了极限,朝廷怎么可能再调兴和军三千正兵三千辅兵?

黄毅已经想好了如何应对。

他准备让王坤上报朝廷,兴和军一千正兵、两千辅兵押送俘虏、流民去口外兴和城屯边,执行这个任务的军队两个月后返回参战。

至于走时多少人马,回来时是多少不可能有谁愿意主动去点验。

况且明军将领经常性拉壮丁,抓捕乞丐流民冒充兵额,点验的文官仅仅能够数人数,没法较真。

打了大胜仗,王坤甚至于比兴和军战士们还要开心。

他关注的重点不是斩首数,也不是俘获多少,更加不关心缴获了多少金银财宝。

他此时正在抚摸着重达三四千斤的红夷大炮乐得直流哈喇子。

为何?

因为缴获的十五门红夷大炮中有六门来自于京师。

是崇祯皇帝特遣大太监高起潜送至沙河交付以总督刘宇烈为首的援军。

可惜援军战斗力太差,拿到红夷大炮还没捂热就被叛军缴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