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武十一年,真武皇帝诞下皇三女,赐名兰,生父德赵郡王。
真武十七年,皇三女册封公主,封号郜兰。
然真武二十八年之后,郜兰公主的名字开始频繁出现在史册当中,不仅在民间流传下了段段佳话,更是直接或间接地改写了大颜国的历史。
对于这一变化,后人众说纷纭,有人说是因为郜兰公主十七岁大婚而正是走上朝堂之故,亦有人说是因上安科举舞弊案中,其授业恩师李子梅无辜被冤之故,还有人说是因其被皇帝禁足数月而有所参悟之故。自然,民间对此还有更多、更离奇的传说与猜测。
然,不管原因如何,郜兰公主的崛起,使得真武二十八年就此成为了大颜国历史上一个标志性的年份,此后的大颜国进入了一个新的历史时期,史称“后真武时代”。
在大颜国这段最为后人津津乐道的历史中,各色人物你方唱罢我登场,或被载入史册,为后世所传颂,或在人们的口口相传中成就了不朽的传奇。尽管有这样那样的不同,但有一点却似是巧合的相同,那便是他们的名字都无一不与郜兰公主扯上联系。
故而,民间亦有好事者将“后真武时代”戏称为“郜兰时代”。
第二十七章
次日,皇帝下旨申斥初兰禁足期间未经许可,擅自出府,加罚禁足两个月。与此同时,昭德郡王进宫,几日后陪皇帝共往京郊云山行宫避暑。
皇帝传召居于宫外的郡王进宫小住本是常事,德郡王每年也总会被传数次,与皇帝共叙夫妻之情。只是皇帝选在这个时候示宠德郡王,明眼人一看,便知其中意味。这不过是告诉那些心下暗有盘算之人,责罚郜兰公主与罢免李子梅完全是对事不对人,三公主一脉并未因此失宠。
德郡王在接到圣旨后,带了刘顺匆匆进宫。刘顺倒也是借此脱了罚跪之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