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他虽未见消沉,伤怀却肯定是有的。曾经风光无限指点江山的人,如今回到繁华扬州,竟有烂柯山人的凄凉意思。山中方一日,世上已千年,最狠的是光阴似箭,箭箭穿心,轻易射得你尘满面,鬓如霜。
多强大的济世雄心也架不住似水流年,多少好年华都消磨在颠沛流离的岁月里。少年易老啊,前尘如梦。
在另一首《忆江南》里,刘禹锡这样写道:
春去也,共惜艳阳年。犹有桃花流水上,无辞竹叶醉尊前。唯待见青天。
可以看出,他一样想念着京城,想回到能让他叱咤风云,大展拳脚的地方。但我相信,重来一次的话,他还是一样死性不改,本性难移。十年之后,从连州回来的他做了《再游玄都观》一诗。与前事一样,诗作一出,刘禹锡被贬和州。他这劲头,都快赶上大禹治水了,三过家门不入。
就是在安徽和州,他写下了千古流传的《陋室铭》。
同为士族阶层有见识的人,相较于刘禹锡的执著,白居易就圆滑许多。他也曾写过揭露宫廷黑暗,宦官巧取豪夺欺压良民现象的诗,如《卖炭翁》。但是经历过一次贬谪的磋磨之后,他就不太恋意官场,自愿选择比较清闲的官位,远离官场纷争。
白居易后来的诗更沉于内心,沉湎于周身的事物,旧人离去,自身的衰病,每日的饭食,忽如其来的一梦,花月季节的变换都能让他内心触动,心境暗换。反而是官位的升迁,政局情势的变化不能让他挂怀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