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4页

饺子馆前头是一家开了十来年的糁馆,卖馒头豆包的小门面窄得都不够两人同时出入,可也是传了两代人了。

喙珠湾的百姓习惯早上喝糁汤,这两家并在一块,一大早上,人都是乌央乌央的往里进。

更多廉价的小摊更是挤在路口,摊菜饼子的,卖窝窝头的,力夫们干完苦活,这些摊头就被聚上了,吃着饭的时候大家都乐呵,仿佛不知道自己的日子算是很苦的。

方稷玄和释月撇着饺子馆不去顾,反倒是拎着小菜篮逛码头集市来了。

阳春三月里,在喙珠湾吃的不是野菜而是海菜,也就是各种各样的藻。

万物复苏,海藻也是一样,在逐渐变暖的海水中逐渐生长,就比如韭菜只有头茬鲜嫩,夏韭辣臭,秋韭老苦,一样道理。

释月拎着小菜篮蹲在摊前戳一只很大的蚌,摊主也不拦她。

因为这是废弃不要的珍珠蚌,小珍珠蚌还算鲜美好吃,长得太大肉就死韧,百嚼不烂,没人买。

穷到极点的人也不买,等散市了来拣就是了。

方稷玄买了好些海藻,有一片片似薄海带的海芥菜,切细了凉拌最好吃,嚼起来嘎吱嘎吱,还有一大把‘下锅烂’。

一眼没看住释月,她又跑去掰针良鱼的尖嘴,银缎一般薄长的鱼儿,泛绿的脊骨,在鱼里头算得上漂亮特别了。

“所以别的地界也管这鱼叫做青条杆子。”方稷玄咳一声,她仰脸看他,并不收敛,反而用针良鱼戳戳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