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0章刘晔步步为营

汉末高顺 小小千佛山 1219 字 2024-04-20

每十个村为一乡,安排一位乡长;刘晔不敢在每县安置太多的山越人,每县安排两千户山越人为宜,剩余的土地要安置汉人,只有汉人的数量占主导地位,才能保持地方稳定;穿插杂居安置,也便于山越人与汉人通婚,跟随汉人学习先进的耕作方式,加快他们接受汉人生活方式的速度。

到十一月底,刘晔率领的主力到达鄡阳和鄱阳县,沿昌河东岸扎营,看着那成片片的肥沃良田,众人非常兴奋,只需打败孙策,立功者都能分得一份耕地。

刘晔采取如此措施,牢牢掌握战争的主动权,让孙策等人非常痛苦,秦关所占领的地盘比较富庶,地盘大,人口更多,有更大的战争潜力,能耗的起时间和钱粮,而他们仅有一郡之地,且还主动放弃了四县,人口更少,若是对战日久,官兵疲惫,如何对抗?

为了预防万一,孙策派朱治前往庐陵县驻扎,修筑防御阵地,万一南昌不可守,他可带领官兵和百姓撤往庐陵县继续抵抗;同时让孙贲携带孙权等家族成员前往赣县,做同样的事情,都是预防万一。

这也是刘晔的办法引起了他的灵感,刘晔采取步步为营的进攻办法,他便采取节节阻敌的防御战术。

不过孙策的调整,很快便被潘璋和马忠获悉。

孙策没有文臣协助,能做出这么多防御安排,确实难得,若不是敌对阵营,刘晔也起了爱才之心。

刘晔对孙策的防御,做出及时调整。

孙策大军安排在赣水和余水之间,那历陵县和海昏县便孤悬在外了,于是,在稳定鄡阳和鄱阳两县的防御后,准备发动西线攻击,拿下历陵县和海昏县;同时,通知秦关大军尽快达到柴桑县参战。

这两县是刘晔计划中的关键,必须一击拿下,才能完成对孙策的包围,否则被高山大川所阻,无法进入豫章郡内部,危及不到孙策的根本利益。

秦关感觉刘晔的办法不错,就是太耗费时间了,便率领大军尽快到达柴桑;准备消灭孙策后尽快消化豫章郡,并让部队歇息,做好随时对董卓开战的准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