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8章 海鱼罐头

林啸差一点就脱口说成“果然就是凤尾鱼罐头”。

怪不得口感这么熟悉,这种鱼,长江口可比珠江流域还多,作为江苏人,他在后世可是吃过不少。

“来来来,你们都来一起尝尝,看看味道怎样。”

林啸一边连续动筷,一边笑着招呼身后的张晨枫等人。

这么好吃的罐头,要是产量能上去,不仅部队的营养有了保证,以后销往各地酒楼,也一定能一炮打响。

这可就是财源啊!

结果,林啸招呼半天,只有张晨枫和段正宏两人上前尝了尝,何守信、余成和王栋等人却只是笑着看热闹,咱们的这位总指挥,就是个吃货啊!

尤其是余成,满脸堆笑却不动腿,这又不是在前线,家丁怎么能和主帅一起吃饭,当着余贵的面,他觉得越发得恪守本分。

“余掌柜,先来一罐,我带回去慢慢品尝?”

林啸放下筷子笑着道,心说这好东西可得带一罐给卢华,她要是吃到了,指不定会有多开心。

热恋中人,一见好东西就想到献宝!

余贵见状,赶紧打开了另一坛,“侯爷,这一坛是豉鱼,您再尝尝?若是觉着好,就每样多拿几坛回去。”

“哦?”

又是一阵扑鼻香味飘来,林啸不禁凑过去闻了一下,夹起一块放进嘴里,这次入口的,是大块的鱼干,不过口味与刚才的又都不同,带着些许酸辣味。

看到林啸一脸沉醉,余贵赶紧解释道:“这鱼的做法又有所不同,先与精盐和糖、生姜、桂皮、陈皮、月桂叶等佐料一起加水煮沸,再加入上好的口蘑酱油和豆豉后,便遮盖了海鱼本身的腥味,吃起来香味浓郁。”

“嗯……香!”

果然一点腥味都吃不出,林啸满意的点头道:“虽说稍咸了一点,可正好是下饭的好菜!”

“是,多放了点盐,”

余贵尴尬地笑了笑道,“这也是不得已,这样才能长久保存啊。”

林啸点了点头,这种做法不比油炸凤尾鱼,不多加点盐就很容易变质。

感谢:盟主“爱是永恒的话题”的万赏!谢谢您!

……

第二天一早,林啸一行便去了钦江西岸边的鱼肉罐头工场。

按事先的约定,这个工场和别的厂子一样,部队虽不参与经营,但也出了一半的本钱,占有一半股份,加上前线部队急需解决营养问题,因而林啸一定得去看看,有什么困难就尽量帮着解决。

一路所见,钦州城内市面很是热闹,街道上来来往往的百姓熙熙攘攘,沿街的铺面和货摊也比之前多了不少,看样子明显要比南宁城兴旺得多。

看着一个个脸色红润、喜气洋洋的路人,以及竭力吆喝着做生意的店家,见着军人走过一点都不害怕的样子,林啸感慨万千。

四个月前,第一次来这儿的时候,街上的行人不仅很少,并且都一脸菜色神色慌张,没想到才短短几个月,就又恢复了勃勃生机。

华人百姓,确实有着极强的生命力,但凡给点阳光就能灿烂,苦难刚过不久,就如同野草般地欣欣向荣起来。

“侯爷,这几天厂子放假,许多难民中招收的工人都得了空上街游玩呢。”

替余贵前来迎接的南宫强,看到林啸的表情,笑着小声说道。

“不错,看情形,你们确实没拖欠他们的工钱呐。”

林啸笑着调侃道。

“侯爷说笑了,逃难至此的都是苦命人,能看着他们饿肚子?我等每招收一个人,都是预发一个月工钱的。”

南宫强微笑着应道,有钱人即使逃难也大多跟着皇帝往南宁跑,来这儿的都是走投无路穷苦人。

林啸点头道:

“短短数月,这么多难民便能稳定下来,安居乐业,你们的功劳不小啊。”

“侯爷谬赞了,救危济困是本分,”

南宫强拱手道,“本来我等就该为赈灾出点力的,眼下按侯爷的吩咐办了厂子,我等反而并未疏财,就连他们的临时聚居点,都是军爷们帮着盖的,说起来全是侯爷您的功劳啊。”

诶呦,这家伙,原来嘴巴这么甜?

这,根本不像个剑客,分明就是个善于发射糖衣炮弹的土财主么!

林啸连连摆手,笑了笑不再接话,不一会就到了余贵的工场。

工场内有好几排大炉灶正烧着火,切成大段大段的带鱼,在一口口大锅内被大火烧煮,然后又改成小火慢慢的炖。

林啸信步来到一个大灶前,几名伙计正在起锅,林啸看到,这些起锅的带鱼都是红烧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