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来从古至今,变化的不只是男人,女人的变化或许更大,在竹林七贤的时代她们还能真实的表达自己,到了如今似乎越来越限缩了。
“大舅舅后面的故事呐?快接着讲。”
年希尧放下手中的茶盏,继续道:“当时还有个人叫左思,效仿潘岳去游街。但因为他的容貌极为丑陋,到了集市上不仅没有受到女人们的欢迎,还被一群妇女乱唾,最后只得狼狈的返回。”
兄弟三个听完先是哄堂大笑,笑过后,又有点可怜这个叫左思的人。
“大舅舅,这样是不是不对的呀?丑又没有错。”魏晋的人居然这么颜控,真是可怕呢。
“小九,很多事并不能简单的以对错去评判,魏晋那个时代与我们此时并不相同。”
“哦......那个时代可以明目张胆的以貌取人哦?”那他不喜欢,因为会说他胖的讨厌鬼会一下子变多。
“沛沛,你这话并不全然对。魏晋人热爱美好,追慕美好,与他们在思想上崇尚自然,肯定人性是统一的,并非是简单的以貌取人。”
“这......好像有点复杂呢。”他还不怎么能理解小哥的话,不知道是小哥太聪明,还是他太笨了。
“这不妨碍,等你再长大些看的书多了,自然就能理解了。”
福沛点了点头,道:“那大舅舅讲个别的故事吧,最好跟科举有关的。”
“不如......大舅舅就给你们讲讲古人是怎么作弊的。”
福宜立时睁大了眼睛,他喜欢这个话题!
“从唐朝确立科举,离今已千年,但作弊手段不外乎分为两大类。”
“哪两大类啊?”福宜好奇的追问道。
“分富人作弊和穷人作弊。”
“作弊......还分穷人和富人?”
“自然要分。以富人来说,他们拥有丰厚的财力和社会关系,可先贿赂主考官,在考试前已经探得题目,有充裕的准备时间,再请高手润色一番,想得低分都难呐;还可在考卷上做下暗号,以便内外勾连,不过这个法子到了宋朝就没什么用处了,宋朝采取了‘糊名’,还找专人统一抄写考生所书答案,就是为了防止认出字迹和暗号导致的舞弊。除此外,富人惯常使用的还有替考的法子,替考又分为两种:一是真正考生不出现在考场中,完全由替考者冒名答卷;另一种是真正考生与替考者同时进入考场,在考题上互相写下对方的名字。”
“朝廷跟舞弊者的斗智斗勇还挺有趣的,那历史上有什么著名的替考者吗?”
“当然有,以唐代为例,其最出名的枪手当属大诗人,大词人温庭筠,后来因为他替考的名气太大,唐宣宗大中十二年的会试,主考官一看温庭筠这小子又来了,不由戒心大起,有手下小吏建议直接把温庭筠赶出考场,可温庭筠又没真的留下什么把柄,考官最后想出了个法子:干脆将温庭筠安排在了他办公的门口,就近看管着。”
“那这回他一定没有成功帮人作弊吧?”
年希尧笑着摇头道:“那场会试,温庭筠依然帮助八人完成了考卷。”
兄弟三个惊愕之余,嘀嘀咕咕开始讨论如何在考官眼皮子底下帮人作弊,可推论了一圈都觉得不大可能,也或许是因为他们的头脑不如温大诗人聪明吧。
只是没想到,写“玲珑骰子安红豆,入骨相思知不知?”,“过尽千帆皆不是,斜晖脉脉水悠悠。”“梧桐树,三更雨,不道离情正苦,一叶叶,一声声,空阶滴到明。“的温庭筠,居然还有做枪手的一面,还是厉害到匪夷所思的程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