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烧热之后,放入葱姜、花椒辣椒等调料,边放边翻炒,爆香。
爆香后放入知了猴大火爆炒,并快速的翻炒,以免知了猴糊掉。
加入少许的料酒去去腥味。
加入少许的酱油提色入味。
加入适量的食用盐,再继续快速的翻炒,炒至表面焦黄即可食用。
金灿灿的知了猴不断地冒出诱人的香气,引得小伙伴们口水直流。
把炒好的知了猴放到盘子中,放凉些口味更佳。
显然大伙都等不及了,连筷子都不用,直接用手捏了一个放到自己的嘴里,香香脆脆的,叫人食欲大增。就是知了猴有点儿烫嘴,只能边吹边吃。
二林用碗装了一些知了猴,拿给正在粉条作坊里面劳作的父母品尝一下。父母尝过之后,高兴地说:“嗯,知了猴炒的不错,非常的香脆!”
几个大人在作坊里热火朝天的忙活着,中间有一口矮粗的大缸,坐落在架子上,有一米多高。缸中装满了和好的红薯淀粉,有人在不断的和着,防止淀粉脱水凝结住。
角落里有一个巨大的灶台,上面装着一口大铁锅,这个要比寻常人家柴禾灶上的锅要大得多。锅中装满了水,灶膛里火烧的非常旺,锅里的水都滚开起来,不断的升腾着热气,整个房间里都有点模糊了。
灶台上方挂着做粉条的模具,模具是电动的。人们把淀粉放入其中,淀粉就能形成人们想要的形状,然后流到下面的大锅中。形状有片的,有圆的,有粗的,有细的......
淀粉不断的流到下面滚烫的沸水中,翻滚几下,很快就成型了,不多会儿就煮熟了,成了粉条。煮熟之后就放到右边下方的大盆中,里面装满了冷水。滚烫的粉条一过冷水,就散了开来,软软的、黏黏的,看着很是的诱人。
母亲说:“二林,去厨房拿个盆子,回来装点粉条,做个凉拌粉条吃。”
二林说:“恩,我马上奏去拿。”
说完,他就去了厨房,拿了一个盆子回来。回来之后,母亲给他装了一些弄断的粉条,大概都是一尺多长,扁扁的,一厘米左右宽,装了大概有多半盆子。
二林端着盆子,回到了厨房,看见小伙伴们都还在,知了猴已经被瓜分干净了,都抹抹嘴边的油渍,还在回味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