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走水路叫“督卒”。
或许还有经历过那个年代的人记得,他们幼年的时候,一到夏天,水库和河里便人满为患。不少孩童从小就被家人灌输,“好好练游泳,日后游过去就有了前程”。
走水路的带有汽车轮胎或者救生圈、泡沫塑料等救生工具,还有人将多个避孕套吹起来挂在脖子上,甚至把乒乓球连起来都成了一件保命的工具。
即便做过充分的准备,这依然是一条被死神照管的
死路。
“拉尸行”——专为游泳偷渡的人而生的一个新职业。
“拉尸佬”每埋好一具尸体,就可以凭证明领取劳务费15元。
一条人命15元在那时来看已经是一笔不小的数目。
水路有两条。
一条是后海湾,海面窄,风浪小,不像梧桐山上有那么多军警二十四小时看守严密。
完整的走完整条水路要分三个步骤。
下水,游水,上岸。
想下到后海湾里,需要经过一段有边境守军的泥滩,泥滩的蚝壳锋利的像刀子。
趴在泥滩上避开守军匍匐前进,过了这片泥滩就能进到后海湾,后面的水路风平浪静,但此时那些锋利的蚌壳已经将人割得鲜血淋漓。
带着满身血口跳进海水中不压过过了一遍“凌迟地狱”。
跟咬着牙滚过一次地狱相比,上岸就不算个事了。
另一条水路就是大鹏湾。
走大鹏湾有两个地方可以下水,一个是在距离沙头角约两公里处,游一个小时左右即可上岸,但防守严密。
另一个下水点在大小梅沙一带,风高浪急,还有鲨鱼出没,少有军警把守拦截。
不管什么时代总有些没钱,但是有本事的猛人,他们没钱上船,也不屑于像狗一样被人砸着脑袋赶,所以他们会选择最难走的水路。
虽然风大浪险,还伴着鲨鱼随行,但这是条有尊严的路。
能从大鹏湾安然游过去的人,都是猛人中的猛人,而且运气都特别好。
靠着浚江上的破赌船,吃了二十多年安生饭的老船头曾经就是个猛人中的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