吃早饭的时候,万慧来问薛余:
“吃饱了吗?”
薛余:
“嗯哪!”
万慧来忙:
不要“嗯哪”,怎么总“嗯哪嗯哪”地,不要这样,要“是”或者“知道了”。
薛余听了,又:
“嗯哪!”
薛研听了,乐的一口饭喷了出来,整个桌子都面都被他喷的这口饭所“覆盖”。
万慧来狠狠的等他一眼:
“你不用得瑟!你的事情,我还没有跟你算账呢!”
万慧来这句话过完,候斌和张淑听了,也都哈哈笑了起来。
万慧来竟然还没反应过来迷惑不解的看着他们:
“笑什么?我哪里不对了吗?”
张淑:
“你也是满嘴东北方言了,还人家孩子,得瑟!”
万慧来才意识到,也笑了。
候斌:
“让研儿看,这嗯哪是怎么来的?”
“嗯哪来源于女真语一那,汉语意思为是。后来又演化为清代满语义讷,在这两个基础上,由于音节变化,演化成为东北话中的嗯哪。”
“姥爷姥爷,你给妈妈用津话讲讲那个笑话呗!”
候斌听了薛余的建议,也来了兴致,但清了清嗓子:
“好。我就讲讲。”
张淑:
“我感觉,长春市民的普通话是全中国大城市中水平最高的几个城市之一。长春和哈尔滨是全国大城市中普通话讲得最好的地方。北京人讲的当然不错,但是总是有京腔京韵,津人同样有津味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