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art 284

复婚交响曲 晓芳格格 1280 字 12个月前

“薛德珠!现在别没有了什么孝子坟。就是有,也已不再是宣传封建孝道的工具,而成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教材!你不要带着孩子,教他们那些愚昧封建的孝道观念。”

薛德珠:“孝道不好吗?孝子总比逆子强吧?”

“我跟你不清。今晚上也别因为这个争了。”

万慧来着,拿起刚才趴在桌上写的那张纸,:

“薛研,这是咱们这里过年的习俗,你可以用来参考。别不认识我的字,念念,连让弟弟也了解了解。”

薛德珠听了,向薛研努努嘴:

“快接着,别惹你妈妈生气。”

薛研接过万慧来手里的纸张,大声朗读起来。

“我国北方民间俗称的年。

年也意味着人们开始准备年货,准备干干净净过个好年。

表示新年要有新气象,更表达了中国劳动人民一种辞旧迎新、迎祥纳福的美好愿望年的由来。

农历腊月二十三和二十四,是中国民间传统的祭灶日,又称年。

传这一,灶王爷要上向玉皇大帝汇报一年里,这家人做的善事和恶事,等着玉皇大帝赏罚,当然,这只是传而已。”

万慧来有意让孩子们不去接受那些旧俗。

其实,过去的年代里,东北当地对年,也是很有讲究的。

人们管年也叫灶王节。

时间自然是农历腊月二十三。

旧社会时过年的旧俗是祭灶,因此又称灶王节。

解放前民间在灶旁墙上供灶王爷、灶王奶奶像,两侧贴有对联:

“上言好事,下界保平安”,横批为“一家之主”。

腊月二十三这晚上,是送灶王爷上的时候。

为送灶王爷上,以秫秆劈成细蔑儿做马、犬、鸡等,并备草料喂上。

吉林地区又有在灶门脸粘灶糖的习俗,长春地区则用灶糖直接抹在灶王爷的嘴上。

人们想当然的认为这样就把灶王的嘴给粘住,上不能坏话。

祭灶在傍晚掌灯时进行:给灶王爷烧三炷香,全家向灶王爷磕头后,将灶王爷像揭下来与所扎马、鸡、犬等物一起烧掉,鸣爆竹以送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