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陵月摇了摇头。世人大抵如此,有时候明知道亲友做错了事情,但出于感情不便承认,又不得不承认的时候,只能顾左右而言他。
司马迁就是这样。他不是不知道李敢有错,但只能用“他已经受到惩罚了”来安慰自己。而杀了人,却没有受到惩罚的霍去病,就成了头号恶人。
她直直注视着司马迁,即使后者并不敢正眼看她。
“倘若郎中令他一不小心成功了呢?”
“那恐怕在下与景华侯,今日就不能坐在此地了。”
换句话说,整个李家都会覆灭。
卫青的大司马大将军,远远不止是手握兵权那么简单。他是内朝首领,又位在三公之上,相当于刘彻意志的延伸。杀了,又或者伤了他,无异于践踏刘彻的脸面。
那绝非一个铁血实权帝王容忍的范畴。
但,哪里只有这么简单呢。
江陵月的目光一刹悠远:“子长有没有想过,倘若大将军真的出了什么意外,匈奴听到了,会有什么反应?你知道的,他们仍有残兵遁逃在外,总归没有真正灭亡。”
“我听人说过,子长你曾经游历过诸多名山大川,不知你有没有去过云中、代郡。又或者是陛下近几年才设下的朔方、敦煌……”
司马迁再度沉默了下来。
许久,他才道:“不曾去过。”
“我曾听说过,孝景皇帝在世时,李广老将军先后出任过历任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的太守。为的就是抵御匈奴南下。但边关那么长,能守城的将军只有他一个,怎么顾及得过来呢?”
从那时候起,孝文、孝景就有预感,也许唯有大汉与匈奴正面一战,还必须要打赢,才能彻底把北边的游牧帝国给踩在脚下。
卫青的重要性,不待多言。
而且,作为后世人,江陵月记得清清楚楚,就在卫青死后的那一年,匈奴就卷土重来,不仅沟通了西域诸国搞事情,还派军在边疆压力汉朝。
偏偏,那时候的大汉无将才可用。
倘若李敢得手了……这一幕会不会发生得更早呢?江陵月不敢想,她只知道,这对边疆更是一场浩劫。
“子长除了为友人鸣不平,是不是也该为边关的黎庶百姓们想一想呢?”
“今日是郎中令的丧仪,逝者为大,本不该说这些。但是既然谈论到了这,我也说一句心里的实话。我觉得李敢他……死得应当。军侯杀了他,也绝不是什么跋扈。”
江陵月施施然站起身来。
“子长兄还有什么话想说的么,没有,我就率先告辞一步,去看看殳玉了。”
李殳玉,才是她今天来这一趟的主要原因。
至于司马迁,能改变他的想法最好。如果不能,也不强求。笔
杆子在他手里,她总不能用木仓指着人脑袋,威逼他写自己想看的内容。喃喃果向你推荐他的其他作品:
希望你也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