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而,对于击败秦泽这事儿,赵韪第一个举手赞成,而且还利用自己现下的身份,早早开始了行动,此时听得刘焉询问应对方略,自然第一个开口陈述自己的见解。
赵韪说完,又有议曹从事河南庞羲开言道:“赵别驾所言虽不错,但属下觉得尚不够完全。”
众人闻言,纷纷拿眼看向庞羲。这庞羲乃是今岁刚刚投到刘焉麾下,其当初在朝中仅仅只是一个议郎,因为当初曾受到过刘焉的关照,故而对刘焉很是感激。
关东诸侯讨董,逼得董卓不得不放弃洛阳,迁都长安,庞羲便在随董卓一起前往长安的路上,使用重金贿赂看守兵卒,救出刘焉当初留在京中的子孙。
不过刘焉长子刘范和次子刘诞认为需要在朝中留下内应,这样才能最快探听朝廷动静,方便告诉其父刘焉,免得慢人一步,失了先机。
是故刘范自愿留下,随着董卓一起去了长安,而刘诞则是去了邺城,加入袁绍等人新立的邺城朝廷,他们的妻儿家小则是随着庞羲,会同刘焉四子刘璋,一起入蜀。
因为庞羲冒险保全了自家子孙的举动,使得刘焉对其颇为信重,当即便任命其为议曹从事,成为州牧府的高级佐官之一。
若说赵韪是益州士人的代表,那庞羲和吴懿便是随刘焉入蜀的那一派人士的代表。
这一派人士多为刘焉旧部乡党,大多都是抱着给刘焉做政治投资而来,正好被刘焉扶持起来用来平衡益州本地士人。
因为这些人虽然籍贯各不相同,但多出身于益州东部各州,所以被益州士人称为“东洲士”。
此时庞羲开言,益州本地士人也好,东洲士也罢,自然纷纷看向他,看他如何建言。
面对众人的关注,庞羲并未惊慌,当即继续道:
“属下在洛阳时,也多听那秦泽之事,只因这人当初在旋门关和吕布一战,真乃名传天下,其麾下兵卒战力极强,甚至有传言说董卓之所以避走长安,多半是因为此人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