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料阎忠却摆摆手指了指自家的头道:“不瞒将军,当初抄录完这些东西之后,忠内心极为愤懑,看了数遍,越看越气,不觉间已经将其内所载倒背如流。”
秦泽闻言便道:“既如此,那边由先生给他们三人说一说吧。”
“遵命!”阎忠先对秦泽抱了抱拳,随后看了看程苞三人道:“可能诸位一时理解不了将军和忠为何生气,但听听忠记下的上面所载内容,诸位便都清楚了。”
“永寿元年,广汉郡户籍黄册所载:计有户十四万三千二百一十八,口七十一万三千二百一十一人,田地八百九十三万四千六百又五亩。计有上田……”说到这里阎忠忽然顿了顿道:“其后所载田亩所的上中下之分我就不言,免得诸位抓不住重点。”
说完,阎忠便继续道:“熹平四年,广汉郡户籍黄册所载:计有户十二万一千八百六十三,口六十三万八千一百二十一人,田地六百五十九万三千八百七十二亩。”
“初平元年,广汉郡户籍黄册所载:计有户九万八千九百六十九,口三十九万六千五百二十七人,田地四百六十五万三千二百五十二亩。”
“永寿元年,蜀郡户籍黄册所载:计有……”
……
秦泽发现,阎忠并未按照竹简书上所载那样,将同一年份的各郡户籍黄册所载的户口田亩一一报出来;而是别出心裁的将一个郡的永寿元年、熹平四年以及初平元年这三个时间段户籍黄册所记载的户口田亩一一报出来。虽然二者报出来的数字无有任何变动,但是稍稍想想便知,按照后者的方式报出来,显然比按照前者的方式报出来让人更觉得有冲击力。
毕竟后者是一个郡各个时间段的户籍黄册所记载的户口田亩的对比,从这里可以清晰的看出其中户口和田亩的变化情况。
很显然,阎忠为了加强自家之前的提议,专门这样报给众人听,以加深众人的认知,影响众人向他的提议靠拢。
对于这样的手段,秦泽自然洞若观火,不过他却不多言,反倒是对阎忠颇有欣赏。
毕竟这时代的人做事多爱循规蹈矩,像阎忠这样用开创性的手段把各郡情况分时间段放在一处对比,的确颇有成效。
“果然不能小瞧古人啊,这些能在历史上留名的存在,果然都是有几把刷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