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建部,说说你们的看法。”
孟川的目光落在基建部负责人李工身上。
屏幕里的男人推了推眼镜,指尖在桌前的平板上快速点了两下。
调出一长串数据报表。
“孟总,由于有龙国机器人技术的加持,咱们的基建机器人梯队算是拉起来了。”
李工的声音带着难掩的底气:
“太阳能负重机器人已经量产一万台,为了方便运送到火星上,我们采取了轻量化的设计,每台自重四十斤。”
“但由于火星的重力只有地球的百分之三十八,因此这些机器人理论上都i可以负重两百斤跑起来不打滑。”
李工也是青帮的人。
孟川这些年对火箭公司的渗透,很多重要岗位都已经换上了自己人了。
火星上主要是以沙土坡为主。
因此这些机器人都是在戈壁滩模拟过,是履带加磁吸轮双设计,稳得很。
主要负责短途运料,比如从矿点到建材厂,或者从着陆点到工地。
因为是太阳能的设计,全身都覆盖着太阳能板。
白天续航能撑十二个小时,晚上没有太阳,满电就只能续航两小时。
李工顿了顿,指尖划到另一页:
“运输车也出了样机,载重五吨的六轮全地形款,防沙防辐射都做了,但没量产。”
“一来是体积太大,一架星舰塞不下几台,运一趟太亏。”
“二来前期工地分散,小机器人灵活度更够,等后续建工厂或者修主干道了,再集中运也不迟。”
孟川点点头,不愧是专业的。
考虑事情就是全面。
“挖掘这块呢?”
孟川追问。
李工立即便是再次翻页。
孟川目光扫过屏幕上机器狗的设计图。
金属骨架裹着防沙外壳,头部加装的挖斗像个憨厚的铲形嘴。
“挖掘机器狗也造了一万台。”
李工笑了笑:
“原本是普通巡检机器狗改的,加了个液压挖斗,挖硬土碎石都没问题,效率比纯人工挖快十倍不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