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五十八章 过往

她瞄了苏萍一眼,不等苏萍回答,她又笑了笑,“好了,看你的表情,我知道你肯定听说过。”

苏萍有些惊讶,她并没有露出什么特别的表情,傅月兰从哪里看出来的?

傅月兰没有解释,继续道:“后来周老师嫁给了陈校长,不过嘛,对老崔吧,也不能说余情未了,就是有时候眼神黏糊糊的。”

“我其实也无所谓,我这个人,别的长处不敢说,绝对是务实的。这一点和苏萍同志你很像。”

苏萍皱眉反驳她,“我和你可不像。”

傅月兰无所谓地耸了耸肩,“好吧。我嫁给老崔就是看中他是厂长,可以帮我的乡亲们安排工作。”

“乡亲们?”苏萍有些疑惑。

傅月兰点了点头,“老崔的能力虽然很废,但是他是个厂长,帮我把想要安排的人都落实了。几十来口人,一个都没落下。”

“几十口人?”苏萍有些惊呆了。

傅月兰是孤儿,在村里是吃百家饭长大的。这年代,自家都吃不饱,能匀出一口分给旁人,那确实是大恩。

长大后的傅月兰,自然拼尽全力来报恩。

嫁给崔厂长后,便陆续将之前接济过她的乡亲都安排进了厂里。

傅月兰叹了一口气,“可惜了,老崔是个废物,能力不行,厂里效益一日不如一日。”

苏萍琢磨着,这可能不只是崔厂长的问题。傅月兰一口气安排了几十位乡亲进厂,这些人能力肯定是参差不齐的。

若是寻常员工,能力不足肯定要劝退,可是在傅月兰这,劝退是绝对不可能的。

毫无压力的环境,难免滋生惰性。那些原本能力跟不上的乡亲,也懒得花时间提升自己,不进反退。

苏萍觉得,静明制衣厂的货品质量不行,可能也有这部分乡亲的原因。

又联想刚才,苏萍提出品质做工不行的时候,傅月兰脱口而出的那句话——“那就没办法了”,苏萍当时就觉得奇怪,办法多的是,再不济可以换人。

现在她突然理解了,因为这些人即便能力跟不上,傅月兰也不会换掉。所以,在傅月兰这,确实没办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