港岛,真正的东方之珠。
当初英国人入侵清朝,看上的原本是位于浙江的舟山群岛。
但是,清政府不肯割让,最后才退而求其次,选择了位于广东沿海的港岛。
更为可笑的是,当时的条约都签好了,清政府在京城的官员们,压根都不知道港岛是在什么地方。
慈禧老佛爷一看地图,港岛是这么一点点的土地,还荒无人烟,便嘲笑洋鬼子们没有见识,既然要这破地就给他们吧!
熟不知,港岛得天独厚的良港条件,成为连接东西方的重要枢纽。
英国人到了港岛之后,便开始大量的开发,甚至是填海造陆,充分发挥了港岛自由港的贸易作用。
而且,随着不断有南下逃难的国人来到港岛,填充了港岛的廉价劳动力。
英国佬们,更是躺在勤劳的华人们头上,赚到了大把大把的银圆。
也正是因此,英国本土才会对港岛如此重视,每一届的港岛总督,都是英国女皇亲自任命,千里迢迢从英国前来就职的。
港督府内,作为第二十五任港岛总督,麦理浩从一九七一年十一月上任,至今在港岛已经将近六年了。
在他的任上,致力于社会行政改革,一九七四年的时候,就创立了廉政公署的前身总督特派廉政专员公署,也就是我们经常在港片里听到主角们威风凛凛的拿出证件喊的“ICAC”。
当时成立这个廉政公署的契机,是外籍总警司葛柏涉及贪腐案,并且还在案发后逃离港岛,引发了整个港岛的民怨。
麦理浩便顺势任命百里渠爵士进行调查,之后便接纳其报告当中的建议,成立了廉政公署,第一任廉政公署的廉政专员,便是前民政司的司长姬达出任。
最终贪腐的总警司葛柏被引渡回港岛受审,麦理浩成立的廉政公署也就借此成功的树立了威信。
除了这个,麦理浩还推动了民生建设,推出了“十年房屋计划”,解决了港岛一百五十万人的住房问题。
以及,他在任上,推动了港岛地铁、维多利亚海峡海底隧道的等基础建设。
可以说,麦理浩这个二十五任港督对港岛的贡献,是相当的大。
而此刻,他却在港岛总督府内,愁眉不展,显得非常的心事重重。
“哦!亲爱的,你这是怎么了?从上一次,和大陆的那位大人物见过面之后,就再也没有看到你笑过了。”
麦理浩的妻子邓丽娉,递上一杯美式咖啡后,关心地问道。
“是呀!真是该死。令人发愁的事,太多了。”
接过咖啡,不顾咖啡的温度烫嘴,麦理浩呼呼的一饮而尽,然后才啧啧嘴巴说道
“该死的中国人,他们想要收回港岛。英国本土那边又不愿意放弃,现在压力全给到我这里来了。
你说我该怎么办?我们距离广东这么近,不开玩笑的说,只要中国人一个不高兴,他们就能一个小时的时间内,占领我的港督府。
说不定,我们两个会成为英国历史上,第一位在任上被攻陷和处死的外任总督和总督夫人。”
不得不说,麦理浩有着非常理智的判断。
他非常清楚,中国人的强大以及收回领土的决心。
他可是参加了二十多年前,鼎鼎有名的朝鲜战争。
麦理浩庆幸自己参战时,美国和中国已经开始调停了。
但是为数不多的几次战斗,都让麦理浩见识到了,什么叫做天兵天将。
那悍不畏死的中国士兵,从天而降,充满着强大的战斗力,即便一个营连减员高达百分之六十以上,都丝毫不会崩溃,反而会爆发出更强大的战斗力。
疯子!
这群中国人,绝对是十足的疯子和可怕的战争机器。
按照一般的战争学理论来说,任何国家的军队,只要伤亡程度超过百分之三十以上,军心就会开始涣散,士兵的战斗意志开始被瓦解。
但是恐怖的中国人,他们的军队战斗力简直是爆表,即便一个团就剩下最后的一个排了,依旧可以爆发出可怕的凝聚力和战斗力。
从朝鲜战场上捡了一条命回到英国后,麦理浩给自己立下了一条铁律规矩,那就是永远不要和中国人为敌。
那种对中国人的恐惧,是刻在了骨子里的。
所以……
麦理浩是担任港府总督时间最长的总督,在他任上的这十年时间,港岛的经济和民生发展,都取得了非常长远的进步。
他的夫人邓丽娉,也一直致力于港岛的慈善事业。
甚至还干出了挪用公款去弥补慈善事业亏空的荒唐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