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4章 孤绝不挑起内战,但也不惧怕内战

朕才是宋世祖 浙东匹夫 3383 字 15小时前

靖康二年,四月初一。

赵子称那边还没举行就任监国的典礼,身在汴京的赵构,倒是提前抢先称帝了——当然,这两者的时间差也不会有多久,赵子称这边开始筹备还要更早一些。

只是因为通讯联络比较慢,赵子称控制的地盘分得比较散。最后举行典礼的时间点,赵子称可能会稍稍落后半个月一个月的,这都无伤大雅。

也因为赵子称准备得久、而赵构是仓促抢时间的,所以赵构的准备工作非常不充分。

登基大典当天,只有秦桧、李邦彦、张邦昌为首的几个大汉奸,以及其他一些曾经投降了金国的河北降将,诸如李成、孔彦舟,参加了赵构的典礼。

原本历史上,赵构去了南方,北方建立了伪齐,李成、孔彦舟这些叛将当然也都跟了伪齐,但现在都因为蝴蝶效应跟了赵构。不过也并非原本历史上的伪齐将领这一世都会到赵构麾下,因为赵子称的强势,有一些原本应该因为机缘巧合被迫陷入贼营的汉将,这一世也得以反正。

主要是因为赵子称在登莱经营数年,官声又好,武人乐于为他卖命。比如历史上同样投了伪齐和金国的莱州将领徐文,这一世就选择了直接跟随赵子称从基层做起,忠心并无问题,也觉得跟着秀王干很有前途,个个都想靠正道往上爬,也都看到了岳飞快速升迁的示范效应。

包括李成、孔彦舟这些人里,李成是河北叛将,他的老巢就在金人的地盘上,这是没办法的。而孔彦舟原本也是山东贼寇,如果赵子称想拉拢他,其实也是做得到的,只是赵子称自己有点不屑于这么干——

孔彦舟这人实在是道德太败坏了,哪怕做贼都是贼里面最禽兽的。历史上他不但坚定地当汉奸、各处劫掠屠戮无辜、后来还反复上书劝完颜亮撕破宋金合约赶快干南宋,甚至连自己亲生女儿都奸。

这种全方位无死角的畜生,赵子称也不敢用,又不好在他恶迹尚未昭彰时就特地先骗他来投再杀了,那样容易损及赵子称的名声,所以也就只能自始就不接受对方的招安,这种垃圾最后也就去投了赵构。

一言以蔽之,赵构的出现,着实拉拢了一些三教九流的奇葩匪类,但也仅限于此了。

至于湖南的钟相杨幺、五岭的曹成,这些人都在自己地盘上当土皇帝呢,哪里会来赵构这儿捧场。他们也就上一道贺表、正式走一个劝进的全套流程,也就算给足面子了。

整个典礼从头到尾都充满了可笑感。

登基之后,赵构为了确立自己的权威、也是为了显示“大宋已经被再造”,所以急急忙忙公布了新的年号,改元“绍兴元年”——

毫无疑问,这一世的赵构是不敢用“建炎”这种明显武力立国的年号的。他重新建国的一切根基,都来源于金人的武力扶持,来源于和谈后金人的直属军队名义上撤出黄河以南地界,他哪里还敢“驱除鞑虏”?

所以他才越过建炎、直接绍兴,表示自己已经继承了父兄的大统,把父兄被俘后的危局扭转过来了,至少大宋不用担心亡国,道统得以延续。

这样也不错,至少留下了建炎这个年号没有污染,以后赵子称想要北伐驱除鞑虏还能用。

另外,因为这一世的赵构在汴京称帝,没去南方,他也不可能再把越州改名“绍兴”了,所以绍兴这个地名并没有在两浙路出现。

那块地方该叫会稽叫会稽,该叫越州叫越州,原来什么样以后还是什么样。

……

赵构举办登基典礼后一个月,五月初一这天,

赵子称也来到江南东路的镇江府,在那里举行了一个相对简朴的典礼,完成了就任监国、并领天下兵马大元帅的流程。

同时也把天下兵马大元帅的幕府设在了镇江——他之前在登莱的地盘,毕竟太偏僻了,处在领地的一角,不便于管理其他新投效的势力,容易鞭长莫及。

他倒是考虑过在徐州设立幕府,但因为徐州南边的宿州、那一大片位于泗水以西的淮北土地,如今都被赵构控制,从宿州到后世蚌埠、凤阳之间,全都是敌占区。

所以设在徐州,容易导致南北联络不畅。

赵子称没有选择江宁(南京),也没选择偏安意味更浓重的两浙路杭州,特地放在镇江,也是为了强调自己时时刻刻准备北伐,绝无一日懈怠。镇江是北渡长江的要津所在,这方面的意味更浓重。

而且只是一个大元帅的临时幕府所在地,并非皇帝的“行在”,镇江也完全够格了。

典礼上,赵子称在张叔夜、朱胜非、周格、陈过庭、胡直孺等重臣的拥戴下,宣布了未来一段特殊时期内的核心国策。

首先第一条,赵子称先借机提升了军人地位和待遇——地位的提升是相对保守的,因为他也不能给后世埋雷,主要是展示皇帝在特殊时期,对武人的提防措施有所收敛、更加用人不疑。而对于士兵待遇的提升则是实打实的,幅度非常大。

赵子称在典礼后,公然宣布:“即日起,诸位要着力彻查军队空饷、缺额等问题。我大宋之前武备废弛,才有今日之祸。太祖皇帝顾虑五代之惨祸,不得不提防武臣,这本没有错。

但年深日久,将士们连每年三十贯的军饷都不能足额领齐,士卒渐渐沦为将领私奴,毫无战力可言。而且国朝百余年来,交子、钞引渐渐泛滥,物价腾贵,如今就算有实发三十贯,也不足以养活军汉全家,还是得给将领接私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