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04章 主干与枝叶

最后,

嬴辟疆还是同意了收兵。

波斯为此付出的代价,则是割让北部的土地;为嬴秦奉上大量财宝;允许秦人自由往来于波斯经商;并且以臣子的姿态侍奉嬴秦。

域外的蛮夷不知道这最后一点有什么特殊的。

在他们的观念里,

打不过就跪下,柔软了身段和语调去讨好强大者,是很正常的事情。

跟这样的惯例比起来,顶多在名义上听起来有些新鲜罢了。

波斯王高高兴兴的签订了和约,然后转头又沉浸在富贵中,忘乎所以起来。

只有新夏使者意识到了什么,便询问嬴辟疆

“秦王是想要恢复皇帝的名号,统御域外万国吗?”

嬴辟疆反问道,“为什么我不能这么做呢?”

“‘皇帝’的称号,本来就是我祖父创立的。”

“而且域外这么庞大,夷国的数量这么多,在没办法将之完全吞并的情况下,为何不要求他们称臣纳贡,以明确上下,树立我等高贵的地位呢?”

“新夏在身毒那边,不也是这么做的吗?”

据嬴辟疆所知,新夏对南部身毒各国的手段,还要强硬许多。

朝贡晚了、

进入新夏的方式错了、

进宫殿叩拜夏王时候迈错了脚……

都能成为新夏征讨南部诸国的理由。

不过,

新夏并没有趁机占有那里无用的土地,而是在定期清理那里的蛮夷。

根据夏文王、成王的指示

身毒的蛮夷实在是太能繁衍了,

对待他们必须像对待杂草一样,定时定点的清除一番,才能够确保南边疯长的杂草,不会污染新夏培育禾苗的土地。

而且身毒的蛮夷,深受其特有的婆罗门教影响,认为越是高贵者,便越应该显露出自己强势、威慑的一面。

如果新夏对他们展现“谦谦君子”的面相,用道德礼仪对待他们,反而会被这些蛮夷视为“弱小”。

毕竟你要真比我强大,

凭什么对我这么温柔?

新夏曾经怀抱着美好的期待,想要用诸夏教化的力量,去抵消婆罗门的污染。

可惜到目前为止,成效依旧渺茫。

只得出了个“越杀对方越顺从”的结论。

而在嬴辟疆眼中,西海这边的蛮夷也是这么个德行。

不痛打他们一顿,

这群蛮夷是分不清东南西北的。

嬴秦还在“高筑墙,广积粮”之时,就有一些不识相的企图侵犯玄鸟的威严。

后面被提倡“割首以记功”的老秦人拿去修了诸夏特有建筑,才隔绝了那些蛮夷的觊觎。

这次嬴秦大军南下,先攻塞琉古,又击波斯,战绩显著,更是吓倒了周边一片,让他们深知嬴秦的威名,将之视为这片地区的新话事人。

“而且汉朝和新夏之前的矛盾,不也源于此事吗?”

几年前,

新夏的使者去访问汉朝,被要求使用臣子的礼节参见,携带的礼物也视为贡品。

这让新夏使臣很不满意。

因为新夏认为,自己的社稷比汉朝要久远一些,而且在战国时,就跟秦国“亲同兄弟”。

后面拜见始皇帝的时候,用的也只是“兄弟之礼”,而非“君臣之礼”。

虽然实际上操作起来,并没有太大的区别。

但诸夏君子素来重视“名实”,在争名这件事上,是不甘心屈于人下的。